汉字之美,难以言喻。昨日是国际儿童节,西安市书协多位书法家走进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用生动的书法课,给孩子们传授书写汉字的乐趣。书法家们亲临课堂,的确能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常识与指导。不过,教材难以统一、专业教师稀缺、缺乏完整的练习时间,成为目前少儿书法教育担忧的问题。
如今疏于提笔写字
昨日,“书法名家进校园·西安市青少年书法艺术实践基地”在高新第二学校挂牌。西安巿书法家协会主席石瑞芳,副主席石心剑、董建平、李和生、呼延小舟等走进校园,与师生一起探讨书法技艺。石瑞芳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精心准备的书法课程,解决孩子们在临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
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针对目前全市中小学书法教师稀缺的状况,书法家们将频频走进西安多所校园开课,为教师及孩子们传授技艺,未来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对爱书法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
石瑞芳表示,如今网络时代的孩子们太过依赖电脑和手机,习惯敲键盘,疏于提笔写字。中国汉字流传数千年至今十分不易,如果孩子们在成长中渐渐忘记了汉字的写法,书法艺术在后辈手里断代,实属可惜可叹。国家倡议书法进入义务教育,目的就是让民族文化瑰宝不断根脉。看到眼前数百位求知欲十足的孩子们,石瑞芳分享了自己幼年的经历:“书法不是不闻不问去埋头临帖,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动力的源泉。西安的孩子们最幸福,守着碑林这座资源宝库,多看不同书法家的字迹、落笔时多加思索,用心体悟汉字书写的门道,从一开始就选对适合自己的路子,这比苦苦临帖更重要。”
暂无统一书法教材
书写汉字本身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尤其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随意走进一间中小学,总会找到许多热爱书法的孩子。但尽管国家教育部关于书法进中小学课堂的要求已提出整整三年,但教师资源的稀缺、孩子们繁重的课业负担,都是书法教育常态化面临的最大挑战。
高新第二学校谢宝霞老师介绍说,学校里有十余位老师爱好硬笔书法,业余时间都用来临帖,因为发乎于心的爱好,大家总会用课余时间教孩子,还自编了许多教材和字帖给孩子们练习,久而久之学校里练钢笔字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孩子们一出手就显得非常自信。
不过,国家提倡的用毛笔书写汉字,这方面师资力量却明显不够。“学校书法社团100多人,但专业美术教师只有4人,其中只有一人负责书法。老师和学生是1与100的比例。”
其次,目前国家尚未出版一套统一的书法教材,都是以各省自编为主。记者走访多家学校了解到,目前省内书法课统一采用人教版教材,可是西安不少教学区长期使用着北师大或其他版本的课本,等于这套规定的人教版书法教材在一些地区只能被“割爱”。书法家们觉得,选择合适的书法教材迫在眉睫。“无论是书法教师还是书法家进课堂,都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依据,毕竟每个老师的节奏、进度、体会都不一样,稍有偏差,很容易影响到刚刚起步的孩子们。”
(记者 职茵 实习生 郑一铭)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