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府庙会的非遗展示区和民间工艺集市,项目比上届增加了一倍,除了三雕一绣等广府传统工艺外,还引进了吹糖人、做埙、风车制作等北派手艺,让广州街坊大开眼界。不少参展艺术家表示,广府庙会给了他们展示机会,有助民间工艺的振兴。
规模比去年增加一倍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府庙会在忠佑广场及中山四路骑楼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参加展示的非遗特色项目包括具有广府特色的广彩、广绣、牙雕、榄雕、玉雕、广州戏服等21个非遗项目及民间手工艺项目。著名象牙雕刻大师李定宁、广彩大师许恩福、玉雕大师高兆华等,都亲临现场展示技艺。而吹糖人、面人、做埙、糖画等北方传统技艺也很受欢迎,它让市民重温儿时的难忘回忆。
“今年的规模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尤其是在城隍庙广场开辟了民间工艺集市,令街坊们有更大的空间流连品味。”广府庙会非遗展示区一位负责人说。记者发现,这里的摊档都有创作者坐镇表演,让街坊看到工艺的全过程。“眼见为实,销路自然会好很多。”来帮衬的街坊们都希望目睹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还不停地拍照发微博。
手工艺就是稀缺资源
展场最大的是西关打铜器的档位,有20多平方米。它的新一代传人苏英敏首次展出了铜器家俱,包括祥云、巴蕉、荔枝、荷叶四大系列。每个系列两张椅子、一张沙发,每件都是一块铜板煅打出来的,需耗时两个月,工艺难度很高。“每件售价12.8万,而且要订制。”致力复兴铜器业的苏仔对贵价作品充满了信心,“好嘢不怕贵,手工艺本身就是稀缺资源。”
与苏英敏一样感谢广府庙会提供了展示平台的,还有香皂花雕刻的工艺家陈翠冰和刚刚晋级广府达人秀八强的草编艺人吴改名。陈翠冰是残疾人,心灵手巧的她能雕刻出一朵朵栩栩如生的“香皂玫瑰花”。40多岁的吴改名是河南人,16岁来到广州,最初捡过破烂,后来学习草编,从去年起参加广府庙会的展示,一举成名,改变了“走鬼”的生活,现在教学生、表演和从事志愿服务。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