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钟寺附近一家茶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国画家杨力舟精神饱满,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艺术家儒雅的气质。谈起美术创作,杨力舟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发展前景自由而广阔
随着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代中国美术创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杨力舟对当前美术创作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生活安定、物质丰裕的社会大背景下,画家拥有比较自由的创作环境,因而热情很高。同时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美协等组织的大力扶持,都为画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创作环境。比如,去年中国文联启动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体现了政府对当代艺术的关注、重视。”
谈及美术界各画派的发展全景,杨力舟总结说,“现在全国画院林立,油画发展稳定,国画空前活跃,工笔画发展很快,版画也比较兴旺。另外,新兴的动漫发展形势不错,而连环画则相对寂寞。”
美术作品不应受市场左右
“目前,市场的介入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艺术价值与市场挂钩,为美术创作带来什么新情况?”我们问道。
杨力舟说:“美术家的作品流通到市场上,贴上价格的标签,这是件好事,但不应以市场售价为准则,那不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比如,几年前深圳大芬村流水线制作油画,这一市场发展得很快,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但其创作大多是临摹,要想长久发展下去,还是要走销售中国油画原创作品的路子。”
艺术要与人民大众的审美相结合
中国美术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新时代下关于重大题材的艺术创作还没有好作品。杨力舟认为,艺术家们要把握时代给予的机遇与挑战,有所作为。
“中国文联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八个字,即爱国、为民、崇德、尚艺,这很精辟。艺术创作要求画家精益求精,对艺术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要深入、深刻。同时,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时刻体悟怎样对社会负责,完善自我,不媚俗,大胆创新,积极创作。”
“历史最终留下的一定是有内容、有形式、反映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是客观在美术家头脑里的产物,这就需要深入生活,只有多写生才能有生活的感受;需要与社会和老百姓的需求、广大群众的审美相结合,彼此协调、融洽。还要注重提高理论修养、提高国学修养,广泛了解中外的艺术。总之,艺术创作,生活是第一位的。上世纪50年代,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春到西藏》,就是扎根于生活而涌现出的精品巨作。”
来源:工人日报 高志菲、李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