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赴北京观看数家拍卖行今年秋季拍卖会的书画拍品,用两句话可以表达观后感:艺术品市场依旧火爆,书画伪作不绝于眼。要说如今书画造假的重灾区,当然要数受市场热棒的那些大名家如潘天寿、齐白石、吴昌硕、李可染、陆俨少等人的作品。非但他们假货多且作伪手法花样更新,令辨伪及取证的难度大增,让人感概“捉贼见赃”的不易。如我在北京某大拍卖行所见到一件署名陆俨少的画作图1(拍品号1486,尺寸136×69cm),就是件罕见的变通型“拼凑克隆”出来的大尺幅伪作,不少藏家至今尚弄不清它到底是真还是假。
这里所谓的“拼凑克降”,就是东拼西凑赝制书画伪作的意思,具体指造假者不是像以往常见的类似“绝对克隆”那样较机械性地一对一对某位书画名家某一件原件进行完全复制,而是采取参照多件母本,在操作过程中相对灵活随机作出变通处理的作伪方式。此类伪作一面世,对多数鉴藏者一般来说,一则不会一入眼就立刻看出其假,二则增加了揭伪及取证工作的难度。因此,它是属于当前“策划”与操作等级较高的新型书画作伪方式。
经我对相关的画作作认真的比对分析认为,图1伪作先是仿制出版于2008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陆俨少全集》综合卷第四卷P110图2这件《江涛万古峡》画作大的框架,画出山体的主要造型及大致走势,云水的有些细节有的画有的有意忽略;接着视画面具体情况再去找其他母本做参照变通性地继续仿上如小山峰、树与船等等带有过渡、充实性的内容使全画成形,以致使画面状态与各母本的有别。最后作伪步骤是在画面右上方克隆出版自1994年西泠印社出版社《陆俨少作品精粹》P159书法作品原作中的一首诗 “地尽南天接海潮,崖门一石卧江皋,兴亡陈迹经千载,犹有田翁说宋朝”来作为画题,其中“俨少”二字亦仿自同一出处,其他字迹估计克隆自另外的陆俨少原作(请比照图1局部),到此整个作伪过程便告结束。
从揭伪举证角度说,尽管图1伪作“画”的内容是拼凑克隆的属性有些隐蔽性,相对明显处仅在画面中下部靠右边际的山体与中上部的几丛大的山峰。依据画家陆俨少创作带有随机生发 “笔笔相生”的原理(理法),二幅真画之间重要内容是绝不可能会出现笔墨结构、造型如此的接近。一般情况下,此项问题就已具证伪的较大说服力。当然最明显的证据应还是图1题款与上文提及的书法大多数字迹与编排的一样,这可说是该伪作最彻底的暴露。如果从广义上说,同一位画家不同的作品间,也许从理论上讲尚存在某种程度相似的可能(陆俨少的画出现的机率几乎为零)的话,那么任何一位画家同一内容的题字字迹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像相互摹仿这等状态的,既没必要,画家也基本上做不到,因此书法俨然是证伪上无可辩驳的“铁证”。
“拼凑克隆”作伪说穿了就是一种书画造假躲闪术。从性质与表面征像上看,它有点类似于一个老贼,不是狂盗某一家庭的东西,而是策划后去偷盗好些个监管不力的单位仓库里原本秘藏的东西,这样显得“动静”小,不易败露也便于事后抵赖。辨识这类伪作主要看鉴定者对署名画家的创作理法及各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是不是有较深入的认知了解,鉴定实战经验丰富与否。专业素质好、经验足、对书画敏感度高在鉴定中至关重要。
来源:浙江在线·世纪美术 作者黄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