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二届“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将于11月18日拉开帷幕,届时来自新加坡等多个亚洲国家的艺术家联手澳大利亚与欧洲艺术家,为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从绘画到雕塑,从版画到相片,每一件展品都精彩绝伦。最震撼的是,每一件都不会超过1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万元),其中75%的艺术品价格都在7500新元以下,普通观众都能轻松地把心仪的艺术品带回家。
有10多年历史的“买得起的艺术品”足迹遍布欧美,但直到去年才来到亚洲,落户新加坡。这个展卖会让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收藏梦想,无论是收藏家,还是普通的爱好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品。这个独具创意的艺术交易平台是一位年轻的叫威尔·朗姆桑伊的英国人创立的。早在1996年,威尔在伦敦创立了“威尔的艺术仓库”。那时,伦敦对当代艺术的兴趣逐渐高涨,但是画廊提供的画作却十分有限,而且大都是名家名作,价格也是天文数字,让人望而却步。面对这种主流经营模式,威尔没有效仿画廊的做法,而是选择了150多位名气不大的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收集到自己的“仓库”中。由于这些作者并不知名,所以作品价格普遍较低,从50英镑到2500英镑不等。“威尔的艺术仓库”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反响强烈,很多参观者满心欢喜地把画作买回了家。
此后,威尔下定决心在艺术品逐渐成为百万富翁手中的天价藏品的大潮中逆向而行。他认为,艺术本不应该高不可攀,其实每个平常人都可以拥有当代艺术品,既不需要大把的钞票,也不需要深奥的专业知识。威尔开始扩大自己的“仓库”,收集了更多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经过大量准备工作,威尔选择在公园里举办展卖会。1999年10月,“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在伦敦贝特西公园诞生了。共有1万多名参观者来到这里,大家满载而归,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艺术欣赏之梦。在随后的几年,“买得起的艺术品”走进了更多对艺术充满激情的城市: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美国纽约、意大利米兰以及新加坡,并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开展相关展览活动。现在,全世界已经有78万人参观过“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艺术品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2亿英镑。
去年,新加坡“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共售出价值175万新加坡元的作品。作为该系列艺术节在亚洲唯一的据点,新加坡的大量中产阶级成为了平价艺术品的忠实拥趸。艺术界人士分析道:“中产阶级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很感兴趣,而生活质量高低的衡量必然与各种文化元素有一定关系,例如听一场演奏会、参观一场展览或是购买艺术品。”那些待遇相对优厚的管理人员不再满足于买一些漂亮的画或者雕塑来装饰自己的房子——这些“萌芽收藏者”开始寻找一些特别的主题,彰显个性和品位。
不过有专家认为,在这场普及平价艺术品的运动中,许多潜在的消费者缺乏必要的艺术品收藏知识,一些投资专家也不推荐将当代艺术品看做投资对象,因为风险太大。艺术品爱好者们则表示,自己只是欣赏那些有价值的作品,并非投机地观望某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发展会为艺术品带来升值空间。有观众指出,自己之所以参加“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就是为了体验艺术给生活带来的乐趣:“艺术带给人们的回报就是享受那种每天观看它、跟它说话、思考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容的过程,我们是真正为了艺术而来。”
(资料来源:“买得起的艺术品”展卖会委员会)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