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现在的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乃至无纸时代。当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时,这些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据我所办书法班里的学生书写情况和我校中学生实际书写水平来看,学生的书写能力的确相当差。坐姿和执笔有很多的学生都不正确,若认真看看学生的书写过程,笔画笔顺的错误就更多了,哪里还谈得上间架结构的正确。
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一直被普遍看成是读书人的“门面”,可用“字如其人”的标准对人的学识修养高低进行判断,全社会都不能不重视。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却使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不仅中小学生,就连有些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字写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曾有一位学校领导同我在休闲品茶时谈到:你是搞书画教育的,但现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升学率上,学生写字好坏对升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学生要学习书法艺术可以读了高中到大学去学习。现在学习有啥用?
写字真的“没用”了吗?
其实,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记得曾有一位西方的美学家说道,世界上最美的线条艺术,一是女性的曲线美,再就是中国的书法线条美。汉字的基本笔画合理有机地组合,它的粗细、俯仰呼应、避让、顾盼、疏密;以及长短、横斜、曲直、枯湿、浓淡…都是美学中基本法则的具体体现。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道理,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触类旁通有助于理解和发现相关方面的形式美。所以,能不能把字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好的一门课。在科举中,仅仅因为书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破格”待遇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书法中往往含有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鸿儒巨子,大都书艺卓绝。“书圣”尹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既是书法作品,又是文作品,苏东坡的书名并不亚于他的文名,颜真卿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他无意于书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法大家….-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字的,在临池中,他们的修养和各方面的才艺却与书艺相互促进并一起得到升华。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中,中国文化史没有断代史。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书法艺术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与汉字音形义融为一体分不开料想莎士比亚的手稿当今能有几人认识?而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字我们至今还能认得,不同书体的文字我们至今还在书写。因为文化的流传赖于文字这个载体,而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书法史,书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实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不可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国的大街小巷,触目皆为呆板的没有个性特征的,全是电脑印制的汉字,那将是多么的单调和乏味!
今年暑期一位南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女生到我书法班来学习书法,着实让我高兴。让我看到了中国书法艺术要与世界对话的一线曙光。那些老外们都在努力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些,我们的大学生要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怎不让人高兴呢?
但是,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写字现状的确令人堪忧。针对中小学普遍不重视写字教育的状况,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说,“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只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主旋律的乐章。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切实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绝才能把“写字”这门课完全荒废。
来源: 中国艺术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