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祥的文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批评,只能说是商业批评,说是文艺批评,是抬高了这篇文章的性质,也是抬高了范曾。范曾的反应,也并不是捍卫他的名誉权,而是不正当防卫,是过激反应。”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一亮出这个观点,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
毛时安这番话是本月1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上海市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文艺批评、学术争鸣和名誉侵权界限”学术研讨会上所说的。包括原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原上海新闻学会会长、著名报人丁法章,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魏永征等在内的近二十位新闻界、文艺界、法律界专家出席了会议。近年来,有关因学术评论而引发的名誉侵权纠纷案时有发生,这类纠纷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合理的文学批评和学术评论与名誉侵权的界限。研讨会主要以范曾诉郭庆祥案作为案例,进行了深入讨论。
“范曾的作品属性是商品”
毛时安认为:范曾的画也不能说没有艺术性,但是在创作艺术性很强的艺术品时,画家要有非常多的想象、独创和全身心的投入。从这个角度来说,范曾的这些作品更大的属性是商品。他的商品和我们工厂里的商品稍微有点不同的是他写上他的名字:“范曾”。作为商品的艺术和作为艺术品的艺术,是有本质区别的。范曾在这方面是把艺术作为商品对待的,所以他要反复复制,因为商品不复制,成本太高了。所以郭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批评,是商品批评,就是指出它作为商品造得好不好,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所以我说郭庆祥对他的批评是“商业批评”,不是文艺批评。是商业批评,就更加构不上侵权了。
而郭庆祥的问题是他认为范曾是艺术家,因此不能像在生产线生产商品一样来生产艺术品,所以要批评。其实是商品,就要由质检局来管,是要由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来管的。你把它当作艺术来批评,就抬高了范曾的这类作品。所以,我既不认为是文艺批评,也不认为是学术争鸣,更谈不到名誉侵权。他也没有骂范曾什么。
而范曾暴跳如雷的不正当防卫,毛时安认为是因为牵涉到利益。因为郭庆祥是个著名的收藏家,郭文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艺批评,但他陈述的是事实,牵涉到画家自身的利益。画家想利用司法的手段来捍卫自己在市场上的利益。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更加可悲了。从范曾来说,他如果有雅量的话,可以听之任之,可以不理睬,只要有市场,只要有人买,你奈何我不得。然而,他自己跳出来,反而把这个事情一锅水搞得更混了。
“文艺界心态就是狂躁”
毛时安认为:范曾的心态也表明了当前文化界、艺术界、思想界的基本心态,包括我们民族的基本心态,就是狂躁。一有事情,就暴跳如雷,“老子天下第一”。以前叫做“老虎屁股摸不得”,现在是小虎屁股也摸不得,就是你不能批评了,任何人都不能批评。我个人觉得,范曾这几年在某些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他的心态也不健康地扩张和膨胀起来了。这个造成了他今天这个反应。
毛时安说:贾平凹早年写过一部小说,叫《浮躁》。今天这个社会又发展了,现在叫“狂躁”。就像狂犬病一样,发狂,就像吃了药的蟑螂乱蹦乱跳,反应过激。如果范曾碰到我,我是会劝劝他的,不要这么过激。就像毛主席讲的,“让人讲话天不会天塌下来”。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