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绍武
在我国的艺术门类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书法了。中国书法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艺术高度呢?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中国的文字尽管有象形、形声、会意、假借等等,但归根到底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除了可以表音以外,还有丰富的象形,这种造型的丰富性使它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充满了智慧的艺术;其次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文字的发展始终没有中断,从产生开始,就在不断地发展、丰富,其演变是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上而又有更抽象的发展。因此,中国文字的发展过程无疑又赋予了文字本身更大的艺术魅力。
从甲骨、金文、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行书到今草,又产生了无数的表达经验,审美因素也越来越丰富,从而形成了丰富的书法艺术传统。第三是中国书法工具的特殊性。中国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用兽类的毛做成的“软笔”,汉代杨雄说“毫软则奇怪生焉”,可见其变化的多样。书写所用的材料也是如此,唐代的纸是吸水不多的,元代以后是半生的皮纸。而明清时代的宣纸,用墨用水多一点少一点,运笔快一点、慢一点,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正是中国书法成为独立艺术的重要原因。古人讲“如见其人”,意思就是书法不但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而且还要在字里体会到你性格的内涵与情感变化。并且随着我们书写技术的提高,所表达的情感层次也更高、更丰富、更细腻,这些反过来又促进了工具、材料的变革与发展。总之,中国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界,是与上述三个因素密切相关的。
对具体的书法作品而言,我们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进行观照与分析。
第一是建筑性。也就是书法的结构中有建筑的因素。中国的书法家在结构方面形成独特风格的并不多,这是因为结构的变化必须具有巨大的造型能力。我觉得,在篆隶之间、在章草与行草之间,也就是说,在一种成熟的书法向另一种更成熟的书法的过度阶段,是最具丰富性与变化的可能,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如何通过结构来表达感情的艺术因素。
第二是舞蹈性。楷书是静态的,每个字是较为孤立的,故无所谓舞蹈性。而行草则不然,它可以几个字连在一起写,在欹侧正反变化的同时,力求行动中间的平衡与统一,这与舞蹈是相通的。
第三是音乐性。它主要体现在书法的落幅方面,即落在一幅上的整体构图。欣赏书法作品必须从第一笔开始,一笔笔下去,有快有慢,有低有高,有紧有松,有枯有润,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这样形成从低潮到高潮,再从高潮到低潮,就像一整个乐章的演出一样。落幅的真正内涵,不仅是一般书家所谓的行气上下贯穿,而是要随着心情的变化。
第四点是笔法。中国书法艺术对世界的艺术贡献最大的就是笔法,一笔下去全部情感就表达出来了。书法不是摹仿客观对象,而是直接用书法的规律、用笔触规律、疏密安排的规律来直接表达情感;不是摹仿,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不是具体客观事物的描绘,而是主观情感的表现。所以,美国理论家理德在他所写的现代美术史中,谈到欧洲的现代抒情抽象派时,认为这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书法。因此,我认为正是中国书法的笔法,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现代艺术。
第五个是色彩或谓之绘画性。明代以后的书法的确存在有浓淡之别,它大多也是一种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识地安排。因为这时有很多画家成为书法家,画家写字就不像书法家那样都用浓墨。日本人因为没有中国人传统的负担,他们对欧洲的抽象主义学得比我们早,他们对毛笔又如此熟悉,结果他们在书法中很自然运用了中国画墨分五色的原则,产生了很多有魅力的作品。现在,我们很多书法家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一不直接属于运笔、而是属于绘画中间墨分五色的色彩因素。它体现在书法中,使书法变得更丰富、更有变现力。因此,我认为色彩可以作为一种因素来加进去,这样使中国书法更加全面。
这五种因素综合发挥,就形成中国书法的全部。当然,书法直到现在为止,不应该离开汉字,不应该离开文字本身的美。中国的艺术是综合性的,它的美也是综合性的。我们中国人的艺术是为了表现人类的感情。我觉得假如把中国的诗、文、书法艺术,孤立起来而不是把它们结合起来,决不是发展了书法,而是掩没了书法,不是前进,而是后退。光研究规律,不表达人们的情感,那就不是艺术活动,它的价值只是认识的价值,而不是艺术的价值,更不会产生动人心弦的价值。
来源:世奥典藏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