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2009”展览举行传媒预展。该展览于5月21日至8月1日在香港艺术馆举行,展出78位香港艺术家的83件艺术品。图为观众在观看艺术品。新华社记者吕小炜 摄
现在艺术品市场很热,但投资者大多是富裕阶层,要真正达到普遍参与,就必须像股票和房产一样,建立一种让更多人能够进入的机制。
在收藏圈里,许多人认同这样一个道理:收藏艺术品最大的风险在于真伪,只要把这个风险排除了,收藏优秀艺术品的经济风险非常之小。换言之,“好东西”是十分抗跌的。近两年跌宕起伏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印证这个观点的例子不胜枚举。
银行———
提供艺术品理财产品
在投资资金充裕的条件下,艺术品一定会是下一个投资热点。而银行推出的艺术品投资理财业务,也将为普通客户提供投资艺术品市场的途径。
质量上乘的艺术品稀缺且昂贵,普通收藏者似乎与之无缘。然而,正如手握几百元钱的投资者,依然可以通过购买股票的方式,成为企业的股东一样,当金融业与艺术品市场联袂登场时,面对昂贵的经典艺术品,普通投资人也有了投资的可能。
经历了股市的深度回调,许多在2007年入市、2009年清仓的投资者,资产一定缩水不少,然而,同期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却达到了总收益率25.5%、年均收益率12.75%的业绩。这款产品就是民生银行在2007年6月份推出的“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
“我们发现随着2005年、2006年股市的逐渐升温,许多客户的财富都在迅速增长。在国际市场上,股票、房地产、艺术品是投资领域的三驾马车,当时在国内,股票和房地产都已经是很普遍的投资工具了,在投资资金充裕的条件下,艺术品一定会是下一个投资热点,于是我们就想开发投资艺术品的理财产品。而银行推出的艺术品投资理财业务,也将为普通客户提供投资艺术品市场的途径。”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产品经理高蔚然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开发这款产品的初衷。
实际上,从有想法到推出产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相对于常规业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而且民生银行一切都要从零做起,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产品终于问世了,推广却成了难题。“我们产品问世的时候,正值股市非常火,我们这款产品周期是2年,比较长,加之那个时候人们对艺术品还是有一些质疑的,当时刚推的时候非常辛苦。”高蔚然回忆说。
凭借着其他业务积累的客户和有力的推广,“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最终还是成功进入了运作期。然而,“当时我们的产品刚推出不久,就遭遇了国际金融危机,整个2008年经济形势都不乐观,股市一直很低迷,市场上的现金也少了,艺术品市场受到了考验。”高蔚然告诉记者,幸运的是,他们的产品理念比较稳健,所以建仓的很大一部分是近现代书画的精品,例如齐白石、徐悲鸿、陈逸飞等名家的作品是非常抗跌的。
经过近两三年的时间,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许多投资人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今年1月民生银行又推出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期限是3年。据高蔚然介绍,第二期产品更加成熟一点,也更好销售。目前这项业务已经成为行里比较成熟的业务,民生银行会继续把它做成一个系列产品。
文化产权交易所———
发行权益凭证
文化产品产权交易的模式概括成一个字,就是拆,将一个艺术品资产包拆细,形成所有权凭证。
事实上,除发行中国第一款“艺术品投资计划”理财产品之外,近年来,中国民生银行在艺术领域还有许多动作,长期捐助运营炎黄艺术馆、举办亚洲艺术论坛、建立民生现代美术馆……这些动作不仅增强了民生银行在艺术品投资领域的影响力,同时,民生银行的品牌形象也借此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民生银行的艺术品投资计划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了一种投资艺术品市场的途径,然而,这个产品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50万元起。据记者了解,目前提供艺术品投资、鉴赏等产品或服务的银行,基本上面向的都是高端客户。
那么,尚未成为银行VIP的投资者就只能望而却步了吗?并非如此。
“文化产品产权交易的模式概括成一个字,就是‘拆’,将一个艺术品资产包拆细,形成所有权凭证,可以简单概括成5步。第1步由交易商选定合作的画廊。第2步由交易商和画廊共同选定合适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第3步将数件艺术品打包资产包,比如原始价值两百万元,我们拆成两千份。第4步通过询价过程,形成所有权发行价格。第5步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认购。”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特别顾问叶强说,经过了这5个步骤之后,价值200万元的艺术品被拆成了2000份,一份1000元。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千元一份是能够承受的价格。
“可能张大千、傅抱石的画,我买不起,但是我可以在这里轻松买到几份它的权益凭证,感觉非常好,也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北京宏艺术中心董事张宏说。
记者见到张宏时,他正在和叶强商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着手进行的第一个案例————将张宏公司代理的画家杨培江的画作进行打包、拆分、发行权益凭证。据了解,这款产品很快就会上市。
艺术品质量如何保证?投资者又到哪里去鉴赏实物呢?这些都是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
“艺术品质量不仅是投资者所关心的,也是画廊、艺术家、交易商等最重视的问题。因为一旦产品公开发售,资产包所对应的艺术品就必须长期公开展览。一幅画整天挂在那里让人看,如果这幅画是假的、是劣质的,很快整个市场就会知道,那么无论对画廊、艺术家,还是交易商而言,都是最沉重的打击。”叶强说道。
那么,这幅画到底挂在哪里?叶强告诉记者,他们有这样几个选择:“实物必须有非常专业的保管,一开始,交易商会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签订协议,交易所负责提供集中保管中心并对其负责。但是放在这里并不是价值最大化的选择,现在我们正在探讨,是否可以和各种公益性的博物馆、美术馆合作,使它们成为第三方机构,将艺术品放置在这类公益机构里。”
这样一来,对艺术家将是一个持久的推广,为博物馆和美术馆也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同时普通公众也有机会观摩这些艺术品。“重量级的作品,最终一定是要放到国家级的博物馆、美术馆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人都是股东,大家一起投资,把东西放到国家的博物馆里头,这是一举多得的一件事情。”叶强说。
艺术交易中心———
建“超市”、推基金
北京市美术公司是歌华集团最早的一家企业,它曾经承担过许多美术普及的工作。
近日,在北京市美术公司的旧址歌华大厦16层,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主任王昱东告诉记者,去年底成立的歌华文化艺术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将致力于普及艺术知识、倡导艺术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的努力,最大程度地树立人们正常的艺术消费习惯。”王昱东认为,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适当的艺术消费是应该提倡的。现在艺术品市场虽然很热,但要真正达到普遍参与,就必须像股票和房产一样,建立一种让更多人能够进入的机制。
据介绍,6月份,交易中心实物交易的线上平台(www.artgh.com)就将推出,届时,普通投资者可以在这里挑选从几千元到20万元左右价格不等的艺术作品,王昱东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交易能够在线下进行,艺术作品最好是要看到实物再交易。除网络平台之外,我们还提供了两种交易渠道————一年4次的艺术沙龙和一年一度的艺术博览会。”
事实上,交易中心所做的事情并不只是为买卖双方提供平台这么简单。“目前市场上的买方、卖方、中介机构都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对这三方进行组织和培育,比如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基于全国的艺术品供销体系,在许多艺术品生产和交易比较活跃的城市,发展我们的合作伙伴,把大家组织成一个统一规范的系统。”
实物交易的平台培育已经初见规模,除此之外,交易中心还有两大业务形态:建立版权交易渠道、拓展艺术项目投融资渠道。
针对交易中心的第三大业务,王昱东告诉记者,交易中心将适时推出多种艺术基金。通过基金的发行,把艺术品份额化,一是给普通投资人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小额的投资艺术品的渠道。同时,也会起到对投资人的培养作用。“比如说一些投资股票的人,他会越来越关注自己所持股票的行业、企业消息,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艺术基金也一样,开始以投资者身份进入的人,也会越来越关注自己所购买的艺术门类、艺术家等等,逐渐也就喜欢上艺术,向收藏家的队伍靠拢了。”
“其实,通过艺术基金的推出,也可以起到在国际上推广中国艺术的作用。还可以帮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们成长,这样一来,金融力量的介入就能有力地推动艺术的发展。”王昱东说道。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