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读懂谭杰的《咏洛百韵》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因为悬挂在谭杰办公室那半壁江山上的九幅长条书法作品,是诗人古诗长吟的代表作。容洛阳古今史,纳洛阳当代情,应有尽有地展现着诗人热爱古都的吟咏情怀。同时,那百韵诗词用行草书写,装裱悬挂,让人看罢惊羡不已,且留恋忘返。
这里能欣赏到的是诗韵和书法的艺术经典。
谭杰的书法自有文人情怀,其笔墨功夫已有四十年。他的书法作品既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韵,亦具个性张扬的现代审美精神。古人有“有笔有墨”者之说,是完美的书法艺术的魂魄体现。
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谭杰的行书,能表达一气呵成的韵味。用笔力透纸背,又变化有节,下笔胸有成竹,笔墨遇景逢缘,运笔畅达、流香。以意藏锋转折,收到解趣无边。
文人情怀可以把书法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书写落墨中传达着一种内心世界的溶慧意态。由于受文人学养的浸润,加上笔、墨、纸之间的把握而生发的特点,大大深化了线条字型的表现力。站在《咏洛百韵》图前,您所欣赏到的不仅仅是完美诗韵的传达,而且是一幅理想中透露着古典美的社会现实。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有故事传说,这里的一花一石也都凝聚着华夏文明起源。胸有华夏史,下笔有神功。你看那字里行间操守自坚,藏锋持重。启承转合,点撤钩捺,无不顺从个人的意志而落笔出神。往而复、垂而缩,类于登高自卑,行远知迩。是以涤净俗俚浮躁,妄乱轻簿之弊,用笔造线上锋圆内敛,放收自如。传达着一种意念,一种判断,这种笔线文化,可谓“骨法用笔”。
谭杰的用笔“骨法”,透露着对古都洛阳的热爱,诗人得意于先贤圣哲的启迪,追逐古风诗韵,求得鸿鹄志,效国育栋梁。身肩洛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的重任,不疑不移甘为人梯,春蚕到死丝方尽。同时又对书法诗韵跌入一种钟爱和迷恋,而且愈爱愈烈。用诗人的自喻则是“痴迷书道四十年,日日临习逸兴添,墨海畅游无倦意,点星拨雾写云天。”
由于谭杰书法艺术是师法二王,所以王羲之的雅正与清流、王铎的雄健瑰伟,漂逸洒脱自然流入其中,加上诗人日日临池,落墨自生神韵。时而也趁天高气朗,日丽景明,便邀文朋墨客贤聚,在谈笑风生,高论叠出中姿情肆意“挥毫乘酒力而狂舞,酬唱借春风而长吟。”盛世而文兴,文兴则笔畅。隔日也邀志士文朋,情移那松柏苍翠,伊水悠悠间,在长桥卧波,瀑布飞流间,沐浴龙门二十品那汉墨清香,辗转抚春风聆听香山那白居易的雅韵吟唱,一览那智慧的民族把石头雕成文化,稳固的江山又把文化雕成石头的雄伟气魂。再赏那气势浑穆的魏碑力透山崖,百代流香。“洛书出处多高士,不负风流又一春”,趁斜阳把酒临风,借明月携腕挥毫,其乐也无穷,其意也悠远。所以诗人的用笔之神,眼观云海,胸纳山川,功夫全在诗外。
如果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那么谭杰的书法艺术是将做人、做文,凝聚其中。师古不拘泥古人,跳跃出自我风格,作为诗人的谭杰赋韵之儒雅,格调之清逸,风格可感可见。作为书法家谭杰文人情怀无不渗透在字里行间。虽说师法二王,传统根基浓厚,但追求变化又使谭杰的书法有很深的诗韵夸张。字体造型中无不彰显个性。阴阳勾连,顿挫有致,布局合理,主线分明,整体和谐。清爽时似月下洞箫,清吟时似陶潜观菊,酣畅如行云流水,泼墨时如歌似泣,点点有章。方块字的造型艺术在谭杰的握笔运气中,创造了文人情怀的“这一个”抒情体例。
竹贵有节,空直且向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墨宝和狂草齐飞,渲纸与铜板一色。在此起彼伏的追棒声中,文化市场的价值互换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难能可贵的是文人谭杰仍孜孜不倦,钟情书韵艺术。常在墨边沾,就是不湿鞋。在物欲横流中守住自己与生俱来的清高本性,不以物喜,不以情悲,精心挥自己的墨。诗自己的韵。一不贱卖自己人品,二不贱踏心中的文品,遇到志士文朋索取墨宝。再忙也要抽空临池,乐意与贤人相赠。似乎是中华精髓书法艺术圣洁的捍卫者。清墨品质就是这样被砚磨出来的。
泰山碑林,中国千年碑林,《中国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给谭杰的书法提供了应有的席位供人欣赏。
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的金奖也是无愧赠誉谭杰的。
无论人品、文品、书法作品,三品熔铸,滴墨出彩。观罢,都会让人叹服,标榜!
(来源:网络)